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石化行业近10年持续稳定增长,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01 石化行业巨幅蓝图加速显现
日前,石化行业“十四五”规划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报告》)已经完成。据《报告》预测,预计2019~2025年,石化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在5%~5.5%,到2025年达15万~16万亿元。
在主要产业规模方面,预计到2025年石化业主要产品年产能如下:炼油9.3亿吨、乙烯5000万吨、PX4300万吨、合成氨6600万吨、磷肥(折纯)2000万吨、PVC 2700万吨、煤制烯烃950万~1050万吨、煤制乙二醇1000万吨、各类化工新材料约4500万吨
未来石化产业规模的巨幅蓝图由此显现。
02 水污染已成石化行业发展瓶颈
在石化行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其废水排放总量一直居高不下。据环保部门统计,近几年石化行业废水排放量超40亿吨,约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20%,位列第一。
特别是我国石化企业分布范围广,且多为临河而建,很多大型企业位于流域上游,废水及有毒污染物排放量大,极易造成流域性生态风险。
此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周岳溪就在会议中指出,石化行业是“水十条”明确要求的污染控制与节水重点行业,水污染治理已经成为制约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
由此可见,工业废水零排放是未来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报告》中也明确将“安全绿色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十四五”行业重点任务之一。石化行业利用绿色新工艺和节能减排新技术开展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鉴于石化废水水质复杂,仅仅依靠传统的处理工艺流程很难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难以符合国家污水处理排放的标准。膜技术作为工业废水处理界“扛把子”,其价值日益体现。
03 “膜”法天团彰显本色
相对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而言,膜法水处理技术具有出水质量高、治水效果稳定、分离能耗低等多个优点,是水处理工艺未来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工业产值快速增长,但耗水量却相比增长较少,其原因除了政策和工业生产技术刺激了中国的水资源储存与回用的快速增长外,以反渗透技术为核心的膜技术大规模应用当属重要的原因之一。
先让我们来看看石化行业膜技术应用的相关案例:
案例1:杭州求是膜技术有限公司
中石油某分公司工程项目
原水类型:炼油污水+化纤污水
处理工艺:预处理+生化+MBR
处理规模:12000m³/d
出水用途:达标排放
案例2: 杭州上拓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首套页岩气田返排液零排放处理示范工程
项目概况:该项目实施地在四川,采用“气浮+一体化高密+臭氧杀菌+高压浓缩(SCRO)+高倍浓缩(AMBC)+蒸发结晶(MVR)”工艺。部分压裂返排液进行处理回用,外排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补充地表水,其他副产品全部综合利用,杜绝二次污染。
项目意义:页岩气作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上拓环境通过连续两年的中试积累,最终实现全国首套页岩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项目,整套设备采用全集装箱式移动装置,满足现场运行工况,实现废水零排放,物料资源化利用,做好配合国家开采战略物资储备的同时满足对青山绿水的保护。
案例3:宁波水艺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内蒙古某煤化项目
项目规模:48000m³/D
项目类别:煤化工
产品型号:SPU-8080A
运行通量:36.7L/(m2*H)
投产时间:2018年4月
产水用途:阳床进水
项目成果:该项目煤化工废水含有大量的酚、氰、油、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水艺SPU-8080A采用外压全流式过滤,在无更改任何工艺的条件下完成无缝替换,水艺880支膜替换完毕后,于2018年4月开机,日产水量达48000m3,并进行1个月的数据采集,系统稳定运行如初。为项目循环用水提供稳定的前处理。
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终端工程项目逐步恢复产能,膜企业如何把握疫情后期国内市场的需求反弹,获取更多增量订单?
世环会旗下上海国际水展,聚焦膜与水处理版块,为广大膜企搭建起高品质水处理商贸平台。
深挖终端需求:
展会主办方凭借其在环保水处理领域多年积累的丰富业界资源,除了延续以往传统的市政单位、工程(安装)公司、设计院等高质量观众资源外,更在此基础上加大预算深度挖掘石化、电力、钢铁、制药、食品、印染、煤化、化工等工业终端用户,帮助膜企更好的拓展业务合作、达成优质订单。
展会咨询
联系人:楼先生
电话:021-33231318
邮箱:wietec1@chcbiz.com
▲2020年世环会,欢迎您的到来!
聚集超过23个国家和地区的3,900家参展企业
近百场专题论坛和活动追踪行业热点与技术前沿
为各行业环保需求提供实战技术与服务解决方案